有争议的债务敲诈勒索罪的处理和立案标准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债务问题成为人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债务纠纷也因此层出不穷。针对涉及债务的敲诈勒索犯罪,其处理和立案标准一直备受争议。本文将从定义、案例、标准等多个方面探讨债务敲诈勒索罪的处理和立案标准。

定义

债务敲诈勒索罪是指债权人利用占有的债务权利,胁迫债务人支付或者允其占有财物或者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因此,涉及到债务的敲诈勒索犯罪,需满足两个要素:一是敲诈勒索行为,二是有债权债务纠纷的事实存在。

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敲诈勒索

案例

2015年,江高院发布了一则关于镇江市一借款纠纷的判决:两个单位因借款纠纷发生纠纷。其中,债权人在与债务人谈判未果后,采取随意扣押债务人车辆和拆卸债务人房门、抢走物品等方式进行敲诈勒索。对此,江高院认为,债权人采取扣押、拆门、抢物等暴力手,严重干扰社会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其侵害了债务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已经构成敲诈勒索罪。

标准

未出现实际损失

在执行债权债务纠纷时,如债权人只是通过暴力威胁等手实现其诉求,与债务人仅存在涉及债权债务的法律事实,而未造成债务人实际损失的情况下,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债权债务纠纷

对于刑事案件中是否属于债权债务纠纷,需根据债权债务纠纷的独立性、明确性、合法性和真实性等原则加以考虑。如果债权债务纠纷存在争议,应当通过民事诉讼或仲裁解决争议,不得将其转化为敲诈勒索行为。

违反法律或约定的期限

若债务人逾期未还、违反相关法律和合同,在债权人未行使法律程序下,采取威胁、恐吓等方式实现自己的权益,可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实际损失不合敲诈勒索标准

若债务人存在实际损失,但不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标准,如其违约时已承担违约责任等,也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结论

在处理和立案债务敲诈勒索罪时,需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判断。只有在存在债权债务纠纷、违反法律约定的期限、实际损失合敲诈勒索标准等情况下,才能认定其为敲诈勒索罪。同时,在实践中,也需要权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确保公正合理地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精彩评论

头像 外向的孤独患者 2024-03-14
因为一般索要债务本身就是一件正当的事情,属于无争议的权利,欠了钱是应该还的,所以行为人本身就对债务人拥有着正当的无争议的公安机关权利。
头像 芊孜 2024-03-14
观点1:被告人索要协商未果、未经法律确认的权利,应认定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构成敲诈勒索罪。 观点2:被告人沈某某的初衷是索要合法债务,在奖励报酬存在争议的情况下。
头像 Ivony 2024-03-14
专家导读 一般来说,这个催收非法债务罪是指犯罪人通过向他人发放高利息的贷款、违反了法规并且运用恐吓和暴力的当事人方式及来催收债款。一般来说,债务纠纷还不是敲诈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
头像 崇文 2024-03-14
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是正常受法律保护的债务纠纷还不至于构成敲诈勒索罪,但是。
头像 中国科普博览 2024-03-14
因债务纠纷实敲诈勒索,构成犯罪的当事,对行为人处有期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头像 2024-03-14
一般来说,债务纠纷还不是敲诈勒索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头像 诗琪 2024-03-14
制造、散布迷信谣言,引起他人恐慌,乘机以帮助驱鬼消灾为名骗取群众财物的,以及面对处于困境的人的求助请求,以不给钱就不予救助等,都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猜您感兴趣的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