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债务怎么认定标准及判定方法
虚假债务是指不存在或者被人为夸大、捏造、不真实的债务。在借贷活动中,由于一些不诚信的借贷方或者中介机构的恶意操作,会导致虚假债务的产生。这种情况下,借贷方可能会诱骗借款人签署虚假借款合同,故意捏造不存在的债务,以达到欺骗贷款或者获取其他利益的目的。虚假债务给借款人和贷款人带来巨大的损失,加大了借贷风险,因此如何识别和鉴别虚假债务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金融保护意义深远。
虚假债务的认定标准
虚假债务的认定标准不是绝对的,但是在实践中,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 是否存在借贷事实:借贷合同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存在借贷行为,如贷款、信用卡透支、网贷等。如果没有实际借贷事实,合同就是无效的虚假债务。
2. 借贷金额是否虚高:在签订借贷合同时,借贷方可能会故意抬高额度、附加高额利息或费用等,导致借款人实际获得的贷款金额远远不到合同金额。
3. 合同内容是否清晰明确:虚假债务合同可能会故意模糊或者模棱两可,未明确借款用途、到期还款时间、利息收取方式等细节。
4. 借贷手续是否缺失:借贷合同手续不全、借贷方未经贷款人同意擅自更改合同条款等情况,都可能预示着虚假债务合同的存在。
5. 借贷主体的资信状况:借贷合同中涉及的借贷方和贷款人的资质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存在涉嫌欺诈、贪污等问题。
虚假债务的判定方法
在判定虚假债务是否存在时,可以综合考虑以下一些方法:
1. 贷款人的查询:贷款人可以通过查询征信报告、核实贷款用途、查看借贷方的资信状况等方式,确定是否存在虚假债务行为。
2. 合同审查:借贷合同是虚假债务诱骗的重要手,对于合同内容应当进行仔细审查,其是合同中的条款、价款是否可以联系合市场价格等方面应当特别关注。
3. 综合判断:虚假债务行为一般存在多个环节,判定虚假债务应当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尽可能了解事情的全貌。
虚假债务的实例
1. 法拉利借贷案:2017年,知名的意大利豪华汽车品牌法拉利因贷款问题陷入纠纷。据法院调查发现,法拉利在2016年的借贷合同中存在虚假账目,将贷款金额从原来的1.72亿元增加到了3亿元,导致合同无效,法拉利被判赔偿一千万元。
2. 王思聪捆绑贷款案:2018年,王思聪曾被媒体曝光在2016年曾虚构10409万元贷款,此后拿出应协商的一半资金,即5000万元全额偿还,但百度金融仍将他列入负面信用名单。
综上所述,虚假债务对于个人和社会经济都会造成相当的损失,因此需要借助合法手,对虚假债务进行认定和打击。同时,作为自我保护,人们在签订借贷合同时,应当注意核实借贷方资质、保持合同清晰明确、防借贷欺诈行为。
精彩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