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流动资产,对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盈利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种种起因,应收账款逾期现象时有发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分析应收账款逾期时间与应收损失的关系,探讨怎样去合理核定应收账款逾期时间,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应收账款逾期时间的划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逾期应收账款。一般情况下,按照逾期时间的长短,可以将逾期应收账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逾期30天:指客户逾期未支付的时间超过了预约的最后付款期限30天以内。
(2)逾期31-60天:指应收账款已经到期,客户尚未付款逾期时间在31-60天之间。
(3)逾期61天以上:指应收账款逾期时间超过60天。
企业核定应收账款逾期时间,主要依据以下因素:
(1)合同约好: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支付期限,是判断应收账款是不是逾期的关键依据。
(2)交易习惯:在交易期间形成的习惯性支付期限,也可以作为核定的依据。
(3)法律规定: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了诉讼时效逾期超过诉讼时效的应收账款,企业将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追讨。
随着逾期时间的增长,应收账款损失的风险也在逐步增加。逾期时间越长,客户偿债能力下降的可能性越大,企业追讨欠款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依照相关财税规定,逾期超过三年的应收账款往往可认定为坏账损失。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企业应在会计上作为损失应对,同时出具专项报告,可在税前扣除。
企业应加强逾期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通过电话、邮件、实地走访等方法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促使客户尽快支付欠款。
对于逾期31-60天的应收账款企业应评估客户的偿债能力,熟悉客户的经营状况,以便选用相应的催收措施。
对于逾期超过诉讼时效的应收账款,企业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追讨但应留意诉讼时效的期限。
对于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企业应在会计上作为损失应对,同时出具专项报告,以便在税前扣除。
应收账款逾期时间与应收损失之间的关系密切企业应合理核定逾期时间,选用有效的催收措施减少损失风险。通过加强催收力度、评估客户偿债能力、法律途径追讨和核定坏账损失等措施,企业能够有效控制逾期应收账款提升资金周转效率,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大家还看了:
单位应收核定怎么撤 什么叫做应收账款的核销 应收账款核销条件 应收账款核实 核定应收账款逾期时间多少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