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在我国税收征管体系中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在实际操作期间部分纳税人可能存在因为各种起因引起逾期申报。那么逾期申报成功后是不是还会面临罚款或处罚呢?本文将围绕这一疑惑展开探讨。
逾期申报是指纳税人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届满后,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和相关资料的表现。
(1)对税收法规熟悉不足,致使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报。
(2)工作繁忙,遗忘申报时间。
(3)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
依照《人民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依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理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逾期申报可能存在面临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2)一个自然年度内首次发生逾期的,不予处罚。
(3)逾期180日以下,且不属于年度内首次逾期的,对个人(含个体工商户)处50元罚款,对企业或其他组织处500元罚款。
实际上,个税逾期申报并不一定会被处罚,但存在被处罚的风险。这是因为,《人民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遵循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会被罚款。
虽然逾期申报成功,但纳税人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是因为,逾期申报成功并不意味着纳税人可以免除罚款或处罚。依照税法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仍可能面临罚款。
为统一规范逾期未申报行为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税务机关会对逾期申报行为实处罚裁量。具体如下:
(1)对首次逾期申报的个人(含个体工商户)和企业,不予处罚。
(2)对逾期180日以下的个人(含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分别处50元和500元罚款。
(3)对逾期180日以上的个人(含个体工商户)和企业,依照具体情况,可处2000元以下罚款。
逾期申报成功后,纳税人仍可能面临罚款或处罚。 纳税人理应重视纳税申报工作按期、如实申报避免逾期申报带来的法律风险。同时税务机关也应加强对逾期申报行为的监管,保证税收征管的公平、公正和高效。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